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大王雄风

大王雄风

同“大王风”。明徐渭《谑雪》诗:“初起青蘋本亦同,大王毕竟是雄风。”


【典源】 楚·宋玉《风赋》:“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,宋玉、景差侍。有风飒然而至,王迺披襟而当之,曰:‘快哉此风!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?’宋玉对曰:‘此独大王之风耳,庶人安得而共之!’……王曰:‘夫风,始安生哉?’宋玉对曰:‘夫风,生于地,起于青苹之末,侵淫溪谷,盛怒于土囊之口,缘泰山之阿,舞于松柏之下……故其清凉雄风,则飘举升降,乘凌高城,入于深宫……然后倘佯中庭,北上玉堂,跻于罗帷,经于洞房,迺得为大王之风也。故其风中人,状直潜凄惏栗,清凉增欷,清清冷冷,愈病析酲,发明耳目,宁体便人,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楚襄王到兰台宫游玩,臣子宋玉、景差陪同。有风吹来,襄王解开衣襟迎着风说:“真舒畅啊这风! 我是与百姓们共享吗?”宋玉回答:“这是大王之风,百姓怎么会有呢?”襄王又问:“风,是从哪儿产生的?”宋玉答:“风,生于地,从水草叶上刮起,咆哮于山洞之口,没着大山的山脚,拂动着松柏。清凉的雄风,吹动越过高城,达到深宫。然后在宫廷内殿四处吹动,这是大王的风。这种风吹到身上,觉得清凉爽快,能让精神振作,疾病减轻,身体舒泰,这就是大王的雄风啊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风,多指清凉舒爽的风。

【典形】 楚台风、楚王风、大王风、大王雄风、风入大王、拂大王、快哉风、披襟风、披襟兰台、苹末、宋玉风、土囊起、雄风、雄风咏快哉、披襟、楚殿披襟、楚王襟。

【示例】

〔楚台风〕 宋·陈越《休沐端居有怀希圣》:“琼屑半和仙掌露,兰沼轻泛楚台风。”

〔楚王风〕 唐·杜甫《天池》之二:“飘零神女雨,断续楚王风。”

〔大王风〕 唐·张易之《侍从过公主尚宅侍宴》:“时攀小山桂,共挹大王风。”

〔大王雄风〕 明·徐谓《谑雪》:“初起青苹本亦同,大王毕竟是雄风。”

〔风入大王〕 明·陈子龙《消夏》之一:“风入大王兰殿冷,水通天嫔绛河深。”

〔拂大王〕 南朝梁·萧纲《咏风》:“欲因吹少女,还将拂大王。”

〔快哉风〕 宋·苏轼《水调歌头·黄州快哉亭》: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。”

〔披襟风〕 唐·白居易《题新涧亭》:“何处披襟风快哉?一亭临涧四门开。”

〔披襟兰台〕 清·王士禛《送陶季之潞州》:“披襟兰台发高唱,快哉不辨风雌雄。”

〔苹末〕 宋·刘秉《清风十韵》:“何处来苹末,萧骚尽四邻。”

〔宋玉风〕 清·吴伟业《宫扇》:“乍可襟披宋玉风,不堪袖掩班姬月。”

〔土囊起〕 清·唐孙华《高邮阻风》:“谁知抵秦邮,惊飚土囊起。”

〔雄风〕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承燕彩,步兰皋,苹池尚觉雄风小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暖气寒谷

    《文选》卷二一南朝宋.颜延年《秋胡诗》唐李善注引汉刘向《别录》:“邹衍在燕,有谷,寒不生五谷,邹子(齐人邹衍,参见“飞霜冤”)吹律(演奏音乐)而温至,生黍也。”邹衍吹律所以能使寒谷变暖,五谷兹生,传说

  • 夜如何其

    夜:指夜色。其( ㄐㄧ jī ):表疑问的语气词。 意谓现在是夜里啥时辰。 常指夜已很深。语出《诗.小雅.庭燎》:“夜如何其,夜未央。”《文选.苏武〈诗四首〉之三》:“征夫怀往路,起视夜何其。”

  • 晒裈

    同“晒犊鼻”。清王夫之《读甘蔗生遣兴诗》:“俗客晒裈聊尔尔,比邱休夏自如如。”

  • 中庭麦

    源见“高凤漂麦”。嘲谑书痴。元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三折:“〔这秀才〕则好教偷灯光凿透邻家壁,则好教一场雨渰了中庭麦。”【词语中庭麦】   汉语大词典:中庭麦

  • 少微夜落

    参见:少微陨光

  • 颜舌

    同“常山舌”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夫妇死节》:“一言犯威,五刑殉裂……朱槛段笏,张齿颜舌。”

  • 洗心革志

    源见“洗心革面”。谓彻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志。《晋书.潘尼传》:“皆延颈以视,倾耳以听,希道慕业,洗心革志。想洙 泗之风,歌来苏之惠。”并列 洗心,洗濯邪恶之心。彻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。《晋书·潘尼

  • 潘杨代称穆

    源见“潘杨之睦”。指世代姻亲交好。唐卢照邻《哭明堂裴主簿》诗:“潘 杨代称穆,秦 晋忝姻连。”

  • 河洛图书

    同“河图洛书”。宋张孝祥《代百官进玉牒成书表》:“必亲经财幸,稽春秋简牍之文;故并建殊尤,若河 洛图书之出。”

  • 皋桥赁庑

    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谓贤士避世隐居。清王鹏运《青山湿遍》词:“谁信皋桥赁庑,飘零天壤王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