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眼与耳。宋代叶廷珪《海录碎事.人事.形相》:“眼者,身之镜;耳者,体之牖。视多则镜昏,听众则牖闭。妾有磨镜之石,决牖之术。”牖( ㄧㄡˇ yǒu 有):窗。并列 身体上的镜子和窗户,比喻眼睛和耳
东汉光武皇后之弟郭况因经营铸造业致富,时人称其家为“琼厨金穴”。后用以比喻巨富。晋代王嘉《拾遗记.后汉》:“郭况,光武皇后之弟也。累金数亿,家僮四百余人,以黄金为器,工冶之声震于都鄙。时人谓郭氏之室不
源见“相门洒扫”。借指寻求出仕之事。唐钱起《送杨錥归隐》诗:“悔作扫门事,还吟招隐诗。”
汉代王充《论衡.感虚》:“燕太子丹朝于秦,不得去,从秦王求归。秦王执留之,与之誓曰:‘使日再中,天雨粟,令乌白头,马生角,厨门木象生肉足,乃得归。’当此之时,天地祐之,日为再中,天雨粟,乌白头,马生角
同“黄绢词”。宋辛弃疾《定风波.药名》词:“便好剩留黄绢句,谁赋,银钩小草晚天凉。”【词语黄绢句】 汉语大词典:黄绢句
蔾藿:野菜。 山上有猛兽,人们不敢去采蔾藿。 比喻有所忌惮,不敢为所欲为。语出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山有猛兽,林木为之不斩;园有螫虫,蔾藿为之不采。”《汉书.盖宽饶传》:“臣闻山有猛兽,蔾藿为之不
源见“辽东鹤”。原指化鹤归乡的丁令威之语,此借指道人音讯。明高启《空明道人诗》:“海上几秋风,谁传令威语?”
同“羲之誓墓”。清 丘逢甲《李伯质(士彬)太守屡牍乞退归志决矣相处四稔不能无言》诗之一:“右军誓墓心何切,吏部来潮道已光。”
同“秦凤”。宋陈允平《恋绣衾》词:“秦鸾旧曲无心理,忆年时、相傍采桑。听绿树、娇声啭,一声声,都是断肠。”
同“敝帚自珍”。清俞樾《春在堂随笔.笔一》:“文士名心,书生习气,缄石知谬,享帚自珍。”主谓 把扫帚视为珍宝。比喻东西虽很微劣,却看得非常珍贵。汉·刘珍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