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哭香囊

哭香囊

宋.乐史《杨太真外传》:“上皇密令中官潜移葬之于他所。妃之初瘗(yì音义),以紫褥裹之。及移葬,肌肤已消释矣,胸前犹有锦香囊在焉。中官葬毕以献,上皇置之怀袖。”此事又见《新唐书.后妃传》。元.王伯成《天宝遗事诸宫调》,今存《哭香囊》一套曲子。元.关汉卿有《唐明皇启瘗哭香囊》杂剧,今佚。仅存其残曲五支。

哭香囊,指元代根据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史载及传说故事改编的戏曲名称。后因用为咏李杨爱情悲剧的典故。

元.卢挚〔双调.折桂令〕《杨妃》:“梧桐雨凋残了海棠,荔枝尘埋没了香囊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蜗争

    同“蜗角斗争”。清魏源《游山吟》之二:“蜗争羶慕世间人,请来一共云山夕。”【词语蜗争】   汉语大词典:蜗争

  • 刘绵

    同“刘棉花”。清赵翼《军事将蒇余归有日矣诗以志喜》诗:“肯从殷铁还干禄,翻似刘绵尚恋官。”

  • 雁足帛书

    同“雁足书”。清蒲松龄《寄家》诗:“雁足帛书何所寄?布帆无恙旅愁新。”

  • 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

    见〔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〕。【词语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】  成语: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

  • 两豆塞耳,不闻雷霆

    两颗豆子塞住耳朵,听不见打雷的声音。 比喻受谗言邪说的蒙蔽而听不进一切劝告。语出《鹖冠子.天则》:“两豆塞耳,不闻雷霆。”旧题汉.张良《阴符经.注》:“两叶掩目,不见泰山,双豆塞耳,不闻雷霆。”

  • 忘楚操

    源见“南冠楚囚”。楚操,楚地琴曲。借指乡音。忘楚操,比喻屈节忘本。北周庾信《谨赠司寇淮南公》诗:“遂今忘楚操,何但食周薇。”

  • 花裀

    五代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上《花裀》:“学士许慎选放旷不拘小节,多与亲友结宴于花圃中,未尝具帷幄,设坐具,使童仆辈聚落花铺于坐下。慎选曰:‘吾自有花裀,何消坐具?’”唐学士许慎选,以落花铺于坐下为

  • 穿针

    源见“乞巧”。指旧俗七月七日夜妇女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求智巧。唐王勃《七夕赋》:“海人支石之机,江女穿针之阁。”【词语穿针】   汉语大词典:穿针

  • 井坎

    源见“井蛙”。浅井,废井。喻指很小的活动范围,狭隘的见闻。宋王令《闻太学议》诗:“鮞虾陷井坎,莫与江海争。”【词语井坎】   汉语大词典:井坎

  • 青眄

    同“青眼”。清蒲松龄《代毕刺史祭新城王十二太翁文》:“豚犬不才,谬承青眄,联秦 晋于宫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