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听人穿鼻

听人穿鼻

听:听凭、任凭。穿鼻:牛鼻子穿上绳子,以便于牵引。比喻一个人没有主见,听凭别人摆布。张弘策,字真简,范阳方城(今河南西南部,唐河上游)人,与梁武帝萧衍年辈相若,幼时一同嬉戏玩耍。后跟随梁武帝建功立业。齐朝末年,萧衍面对混乱局势,有统一宇内之心。时萧衍的哥哥萧懿在郢州(今湖北武汉一带)任长官。萧衍便派张弘策到郢州,想联合他共谋大业。弘策说:“……如今齐内部六大臣争权夺利,君主(萧宝卷)没有名望,亲信小人,并且想专权,和大臣们积怨日深,必起杀戮。大臣中萧坦心胸狭窄,出口伤人。徐孝嗣,齐尚书令,明帝死后受遗诏辅佐东昏侯萧宝卷,东昏侯失德,徐欲废掉他,犹豫不决,反被东昏侯杀害,也非柱石之才,优柔寡断,盲信别人。如果他们间隙一开,必会土崩瓦解。我们应早做打算,不然后悔也晚了”

【出典】:

南史·张弘策传》卷56,1382-1383页:“帝使弘策到郢,陈计于懿曰:‘……萧坦胸怀猜忌,动言相伤。徐孝嗣才非柱石,听人穿鼻。若隙开衅起,必中外土崩。……如不早图,悔无及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旧五代史·周书·王峻传》:“峻才疏位重,轻躁寡谋,听人穿鼻。” 《新五代史·贺德伦传》:“愚主听人穿鼻,难与共事矣。”


兼语 听凭人牵着鼻子走。比喻毫无主见,任人支配与摆布。《南史·张弘策传》:“徐孝嗣才非柱石,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人品性方面。


【词语听人穿鼻】  成语:听人穿鼻汉语词典:听人穿鼻

猜你喜欢

  • 鹤辞吴市

    汉赵晔《吴越春秋.阖闾内传》:“吴王有女滕玉,因谋伐楚,与夫人及女会蒸鱼,王前尝半而与女,女怒曰:‘王食鱼辱我,不忘久生。’乃自杀。阖闾痛之,葬于国西阊门外……乃舞白鹤于吴市中,令万民随而观之,还,使

  • 芝兰生于深林

    喻君子不以处于逆境而败节。《孔子家语.在厄》:“芝兰生于深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困穷而改节。”【词语芝兰生于深林】  成语:芝兰生于深林

  • 唾面勿拭

    同“唾面自干”。宋苏轼《次韵答章传道见赠》:“唾面慎勿拭,出跨当俯就。”

  • 乌台

    (柏台) 汉朝时御史府内长着许多柏树,常有几千只乌鸦在树上栖息,早晨飞去,晚上归来,人们称之为“朝夕乌”。后以此为典,以“乌台”指代御史府,又称为“柏台”、“乌府”等。【出典】:《汉书》卷83《朱博传

  • 百年过隙

    源见“白驹过隙”。慨叹光阴易逝,人生短暂。宋陆游《次韵范参政书怀》之九:“百年过隙古所叹,众口铄金胡不归?”

  • 涣如冰释

    同“涣然冰释”。《云笈七签》卷七五:“久即下部出血,并鲜血片,便无痛苦,涣如冰释。”见“涣然冰释”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75:“久即下部血出,并鲜血片,便无痛苦,~。”【词语涣如冰释】  成语:涣

  • 绨袍信

    源见“绨袍惠”。喻指老友念旧,守信。宋苏轼《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》:“永谢十年旧,老死三家村。惟君绨袍信,到我雀罗门。”

  • 臣叔不痴

    《晋书.王湛传》:“王湛字处冲,……初有隐德,人莫能知,兄弟宗族皆以为痴,其父昶独异。……兄子济轻之,……济尝诣湛,见床头有《周易》,问曰:‘叔父何用此为?’湛曰:‘体中不佳时,脱(注:或许)复看耳。

  • 酌流霞

    源见“流霞”。谓饮美酒。唐韦述《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》:“赋诗开广宴,赐酒酌流霞。”

  • 书痴

    对嗜书成癖、好学不倦的人的称呼。亦用来嘲笑只爱读书而不通世故的人。出自唐窦威的事迹。窦威,字文蔚,岐州平陵(在今陕西省)人。其家世为北朝贵族,诸兄皆喜武功,唯威喜爱读书,被称为“书痴”。入隋曾为秘书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