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含沙射影

含沙射影

《诗.小雅.何人斯》:“为鬼为蜮,则不可得。”毛传:“蜮,短狐也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.登涉》:“短狐,一名蜮,一名射工,一名射影,其实水虫也。状似鸣蜩,状(大)似三合杯,有翼能飞,无目而利耳,口中有横物角弩。如闻人声,缘口中物如角弩,以气为矢,则因水而射人,中人身者,即发疮,中影者亦病,而不即发疮。不晓治之者,煞人。其病似大伤寒,不十日皆死。”晋干宝搜神记》卷十二:“汉 光武 中平中,有物处于江水,其名曰‘蜮’,一曰‘短狐’,能含沙射人。所中者则身体筋急,头痛,发热;剧者至死。”后以“含沙射影”比喻暗中诽谤中伤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》卷四:“诗意言君子或死或贬,唯小人得志,深畏其含沙射影也。”


连动 比喻暗中对人诽谤中伤。语本古代传说,说水中有一种叫“蜮”的怪物,看到人影就喷沙子,被喷射的人就会害病,剧者竟至死亡。见《搜神记》卷12:“汉光武中平中,有物处于江水,其名曰‘蜮’,一曰‘短狐’,能含沙射人。所中者则身体筋急,头痛,发热;剧者至死。”[例]你不觉得这种~太卑鄙了? △贬义。多用于暗中诽谤。→指桑骂槐 暗箭伤人 ↔当头棒喝 赞不绝口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九五○引吴·陆机《毛诗疏义》 曰:“蜮,短狐也,一名射影。如龟二足,江淮水皆有。人在岸,影在水中,投人影则杀人,故曰射影也。” 《抱朴子·登涉》:“短狐,一名蜮,一名射工,一名射影,其实水虫也。状似鸣蜩,大似三合杯,有翼能飞,无目而利耳,口中有横物角弩。如闻人声,缘口中物如角弩,以气为矢,则因水而射人,中人身者,即发疮,中影者亦病,而不即发疮。不晓治之者,杀人,其病似大伤寒,不十日皆死。”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江南山溪水中有射工虫,甲虫之类也。长一二寸,口中有弩形,以气射人影,随所著处发疮,不治则杀人。”《搜神记》卷十二:“有物处于江水,其名曰蜮,一曰短狐,能含沙射人。所中者,则身体筋急,头痛发热,剧者至死。”

【今译】 蜮是传说中的一种水虫,古书上多有记载。有的说,蜮,即为短狐,又叫射影。形状像龟,有两足,生活在江淮水域。人在岸边,影子倒映在水中,蜮就射人影,使人致死,所以叫它射影。有的说,短狐,又叫蜮、射工、射影,是一种水虫。形状像蝉,有杯那样大,有翅膀,能够飞翔,没有眼睛而听觉灵敏,口中横着长有像弓弩的东西。如果听到人的声音,就以口中长的那个东西为弓,以气为箭,在水中向人喷射,射中人身,人就长疮,射中人影,人也会生病,但不立即长疮。不懂得治疗的人就会死去,病症类似大伤寒,没有超过十天的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暗中攻击,诽谤中伤。

【典形】 短狐伺景、含沙射影、含沙影、沙含水弩、射工含沙、射影、向影吹沙、蜮箭伺人、蜮沙含、射工伺人影、鬼含沙。

【示例】

〔短狐伺景〕 唐 · 柳宗元 《闵生赋》:“雄虺蓄形于木杪兮、短狐伺景于深渊。”

〔含沙射影〕 南朝宋·鲍照《代苦热行》:“含沙射流影,吹蛊病行晖。”

〔沙含水弩〕 唐·元稹《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》:“沙含水弩多伤骨,田仰畲刀少用牛。”

〔射工含沙〕 宋·黄庭坚《演雅》:“天蝼伏隙录人语,射工含沙须影过。”

〔射影〕 唐·白居易《送客南迁》:“水虫能射影,山鬼解藏形。”

〔向影吹沙〕 北周 · 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盖闻磨砺唇吻,脂膏齿牙,临风扇毒,向影吹沙。”

〔蜮箭伺人〕 清·秋瑾《杂咏》:“随珠弹雀总辛酸,蜮箭伺人感百端。”

〔蜮沙含〕清·秋瑾《偶有所感用鱼玄机韵》:“身后微名豹雾隐,眼前事业蜮沙含。”


【词语含沙射影】  成语:含沙射影汉语词典:含沙射影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动不如一静

    宋.张端义《贵耳集》卷上:“(宋)孝宗幸天竺及灵隐,有僧静辉相随。见飞来峰,问辉曰:‘既是飞来,如何不飞去?’对曰:‘一动不如一静。’”相传宋孝宗到杭州天竺和灵隐寺游玩,看见飞来峰,就和相随的和尚静辉

  • 鳞铗星镡

    铗:剑把。镡:剑口。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器奇》:“郑云逵少时得一剑,鳞铗星镡,有时而吼。常在庄居,晴日,藉膝玩之,忽有一人从庭树猝然而下,衣朱紫,扎发,露剑而立,黑气周身,状如重雾。郑素有胆气,佯若

  • 株连

    因一人犯罪而牵累多人,象根株牵连一样。亦称“株蔓”、“株累”、“株连蔓引”。《新唐书.吉温传》:“于是慎矜兄弟皆赐死,株连数十族。是时温与希奭相勖以虐,号‘罗钳吉网’。”【词语株连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一瓢自乐

    同“一瓢自怡”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.题瓢泉》词:“人不堪忧,一瓢自乐,贤哉回也!”

  • 高悬一榻

    源见“陈蕃榻”。表示对贤才的器重或对宾客的礼遇。唐杜牧《怀钟陵旧游》诗之二:“未掘双龙牛斗气,高悬一榻栋梁材。”

  • 怪事咄咄

    同“咄咄怪事”。清徐述夔《八洞天.补南陔》:“奇情种种,怪事咄咄。”【词语怪事咄咄】  成语:怪事咄咄汉语大词典:怪事咄咄

  • 狐死兔悲

    亦作“狐死兔泣”。《宋史.李全传》:“杨氏使人行成于夏全曰‘将军非山东归附耶?狐死兔泣,李氏灭,夏氏宁得独存?’”行成:求和。杨氏:杨安儿之妹四娘子。李氏:指李全。夏氏:指夏全。

  • 龟酬孔

    源见“龟顾”。谓感恩施报。唐李商隐《寄太原卢司空》诗:“神物龟酬孔,仙才鹤姓丁。”

  • 巫山梦

    同“巫山云雨”。唐李群玉《赠人》诗:“曾留宋玉旧衣裳,惹得巫山梦里香。”【词语巫山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巫山梦

  • 二首六身

    源见“绛县老人”。比喻高寿。前蜀杜光庭《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》:“乞为臣更蠲罪录,永削灾缠。成匡尧赞禹之功,享二首六身之寿。”【词语二首六身】  成语:二首六身汉语大词典:二首六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