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含沙射影

含沙射影

《诗.小雅.何人斯》:“为鬼为蜮,则不可得。”毛传:“蜮,短狐也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.登涉》:“短狐,一名蜮,一名射工,一名射影,其实水虫也。状似鸣蜩,状(大)似三合杯,有翼能飞,无目而利耳,口中有横物角弩。如闻人声,缘口中物如角弩,以气为矢,则因水而射人,中人身者,即发疮,中影者亦病,而不即发疮。不晓治之者,煞人。其病似大伤寒,不十日皆死。”晋干宝搜神记》卷十二:“汉 光武 中平中,有物处于江水,其名曰‘蜮’,一曰‘短狐’,能含沙射人。所中者则身体筋急,头痛,发热;剧者至死。”后以“含沙射影”比喻暗中诽谤中伤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》卷四:“诗意言君子或死或贬,唯小人得志,深畏其含沙射影也。”


连动 比喻暗中对人诽谤中伤。语本古代传说,说水中有一种叫“蜮”的怪物,看到人影就喷沙子,被喷射的人就会害病,剧者竟至死亡。见《搜神记》卷12:“汉光武中平中,有物处于江水,其名曰‘蜮’,一曰‘短狐’,能含沙射人。所中者则身体筋急,头痛,发热;剧者至死。”[例]你不觉得这种~太卑鄙了? △贬义。多用于暗中诽谤。→指桑骂槐 暗箭伤人 ↔当头棒喝 赞不绝口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九五○引吴·陆机《毛诗疏义》 曰:“蜮,短狐也,一名射影。如龟二足,江淮水皆有。人在岸,影在水中,投人影则杀人,故曰射影也。” 《抱朴子·登涉》:“短狐,一名蜮,一名射工,一名射影,其实水虫也。状似鸣蜩,大似三合杯,有翼能飞,无目而利耳,口中有横物角弩。如闻人声,缘口中物如角弩,以气为矢,则因水而射人,中人身者,即发疮,中影者亦病,而不即发疮。不晓治之者,杀人,其病似大伤寒,不十日皆死。”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江南山溪水中有射工虫,甲虫之类也。长一二寸,口中有弩形,以气射人影,随所著处发疮,不治则杀人。”《搜神记》卷十二:“有物处于江水,其名曰蜮,一曰短狐,能含沙射人。所中者,则身体筋急,头痛发热,剧者至死。”

【今译】 蜮是传说中的一种水虫,古书上多有记载。有的说,蜮,即为短狐,又叫射影。形状像龟,有两足,生活在江淮水域。人在岸边,影子倒映在水中,蜮就射人影,使人致死,所以叫它射影。有的说,短狐,又叫蜮、射工、射影,是一种水虫。形状像蝉,有杯那样大,有翅膀,能够飞翔,没有眼睛而听觉灵敏,口中横着长有像弓弩的东西。如果听到人的声音,就以口中长的那个东西为弓,以气为箭,在水中向人喷射,射中人身,人就长疮,射中人影,人也会生病,但不立即长疮。不懂得治疗的人就会死去,病症类似大伤寒,没有超过十天的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暗中攻击,诽谤中伤。

【典形】 短狐伺景、含沙射影、含沙影、沙含水弩、射工含沙、射影、向影吹沙、蜮箭伺人、蜮沙含、射工伺人影、鬼含沙。

【示例】

〔短狐伺景〕 唐 · 柳宗元 《闵生赋》:“雄虺蓄形于木杪兮、短狐伺景于深渊。”

〔含沙射影〕 南朝宋·鲍照《代苦热行》:“含沙射流影,吹蛊病行晖。”

〔沙含水弩〕 唐·元稹《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》:“沙含水弩多伤骨,田仰畲刀少用牛。”

〔射工含沙〕 宋·黄庭坚《演雅》:“天蝼伏隙录人语,射工含沙须影过。”

〔射影〕 唐·白居易《送客南迁》:“水虫能射影,山鬼解藏形。”

〔向影吹沙〕 北周 · 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盖闻磨砺唇吻,脂膏齿牙,临风扇毒,向影吹沙。”

〔蜮箭伺人〕 清·秋瑾《杂咏》:“随珠弹雀总辛酸,蜮箭伺人感百端。”

〔蜮沙含〕清·秋瑾《偶有所感用鱼玄机韵》:“身后微名豹雾隐,眼前事业蜮沙含。”


【词语含沙射影】  成语:含沙射影汉语词典:含沙射影

猜你喜欢

  • 朽木之才

    源见“朽木不可雕”。指不堪造就的无用之材。元无名氏《认金梳》三折:“量你何足道哉,斗筲之器,粪土之墙,朽木之才,精狗儿之人。”偏正 像腐烂木头一样的才能。比喻人不堪造就或没有才能。元·无名氏《认金梳》

  • 施由亲始

    施:实施,实行。亲:指父母亲。 把仁爱的感情,从父母亲身上开始实行。 古代墨家主张兼爱,认为爱父母是这种兼爱之始。语出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夷子曰:‘儒者之道,古之人若保赤子,此言何谓也?之则以为

  • 范丹投钱

    宋.李昉等编修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二五引谢承《后汉书》(《御览》作谢为,误):“范丹姊病,往看之。姊设食;丹以姊婿不德,出门留二百钱,姊使人追索还之,丹不得已受之。闻里中刍藁(割草的意思)僮仆更相怒曰:‘

  • 置怀

    《诗.小雅.谷风》:“将恐将惧,置予于怀。”郑玄笺:“置我于怀,言至亲己也。”后以“置怀”指放在心上。《宋书.臧质传》:“何文敬趋走厮养,天性愚狡,质迷其奸谄,置怀委仗,遂外擅威刑,内游房室。”【词语

  • 楚腰蛴领

    源见“楚宫腰”、“蝤蛴领”。谓腰肢纤细,颈项洁白如蝤蛴。形容女子体态优美。后蜀阎选《虞美人》词:“楚腰蛴领团香玉,鬓叠深深绿。”并列 腰肢纤细,颈项洁白如蝤蛴。形容女子体态美好。后蜀·阎选《虞美人》:

  • 其仪不忒

    仪:言行。忒( ㄊㄜˋ tè ):偏差。 意谓所言所行,没有偏差。语出《诗.曹风.鳲鸠》:“淑人君子,其仪不忒。其仪不忒,正是四国。”宋.徐铉《大唐故中散大夫洛阳县开国子贾宣公墓志铭》:“亶矣君子

  • 金人辞汉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明帝纪》南朝宋.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明帝景初元年,徙长安诸钟虡、骆驼、铜人承露盘。盘拆,铜人重不可致,留于霸垒。”又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徙盘,盘拆,声闻数十里,金狄或泣,因留灞垒。”唐

  • 杵臼之交

    南朝.宋.范晔撰《后汉书.吴祐传》:“公沙穆(东汉胶东人,字文父,官至辽东属国都尉)东游太学,无资粮,乃变服客佣,为祐赁舂(受雇佣为人舂米)。祐与语,大惊,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。”《东观汉记.吴祐传》所

  • 义乌衔土

    参见:义乌衔鼓

  • 绣被鄂君舟

    源见“鄂君被”。指男女欢爱。明陈子龙《雨中行建德江》诗:“药房帝子室,绣被鄂君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