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向平之愿

向平之愿

后汉书.逸民传.向长》:“向长字子平,河内朝歌人也。隐居不仕,性尚中和,好通《老》、《易》。贫无资食,好事者更馈焉,受之取足而反其余。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,连年乃至,欲荐之于莽,固辞乃止。潜隐于家。读《易》至“损”、“益”卦,喟然叹曰:‘吾已知富不如贫,贵不如贱,但未知死何如生耳。’建武(光武帝刘秀年号,公元二五年至五五年)中,男女娶嫁既毕,敕(自上命下)断家事勿相关,当如我死也。于是遂肆意,与同好北海禽庆(字子夏)俱游五岳名山,竟不知所终。”此事又见晋皇甫谧《高士传.向长》、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栖逸》。

子女婚嫁之后,向子平心事已了,然后出家云游,了无牵挂。旧时称子女婚嫁之事为“向平之愿”,子女婚嫁已毕则称“向平愿了”。唐.白居易《长庆集》卷六十七“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”诗:“最喜两家婚嫁毕,一时抽得向平身。”《古今小说》卷四:“但愿向平婚早嫁,安然无事渡余年。”


偏正 子女婚嫁事了。向平,即东汉时向长,字子平。儿女婚嫁既毕,即出游不知所终。后以父母对子女婚嫁的考虑,称为向平之愿。语本《后汉书·向长传》:“建武中,男女娶嫁既毕,敕断家事勿相关,当如我死也。于是遂肆意,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,竟不知所终”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36:“这般一走,便可与杜郎相会,遂了~了。”△多用于写儿女已婚嫁。→向平之事愿了向平 向平愿了


【词语向平之愿】  成语:向平之愿汉语词典:向平之愿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可救疗

    见“不可救药”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今楚多淫刑,其大夫逃死于四方,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,~。”【词语不可救疗】  成语:不可救疗汉语大词典:不可救疗

  • 分辉

    同“分光”。宋张孝祥《淮东漕魏郎中》:“仰邻烛之分辉,庶山藜之不采。”

  • 远到伟器

    偏正 器,人才。日后会有大成就的优秀人才。《歧路灯》47回:“本县取你,原为当场文字英发超隽,复试时见你品格轩昂俊秀,看你是~,遂定了你的卷首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年轻的俊才。→大才槃槃 人中骐骥 人才出

  • 廪竹

    晋常璩《华阳国志.南中志》:“有竹王者,兴于遯水。有一女子,浣于水滨,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,推之不肯去。闻有儿声,取持归,破之,得一男儿。长养,有才武,遂雄夷狄。”后因以“廪竹”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。

  • 泼火

    源见“泼火雨”。指春雨。宋 毛幵《满江红》词:“泼火初收,秋千外,轻烟漠漠。”【词语泼火】   汉语大词典:泼火

  • 子猷访戴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指乘兴访友。元李孝光《满庭芳.赋醉归》词:“笑子猷访戴,待到门,兴尽归休。”【典源】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引晋·裴启《语林》曰:“王子猷居山阴,大雪夜,眠觉,开室酌酒,四望皎然,因起彷徨,咏左

  • 曹国麻衣

    《诗经.曹风.蜉蝣》:“蜉蝣掘阅,麻衣如雪。”东汉.郑玄笺:“麻衣,深衣。诸侯之朝朝服,朝夕则深衣也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麻衣者白布衣。如雪,言甚鲜洁也。”《诗.曹风.蜉游》中有“麻衣如雪”句,用周朝曹

  • 见危授命

    见〔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〕。连动 看到国家有危难,勇于挺身而出,献出生命。语出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《晋书·殷仲文传》:“至如微臣,

  • 驷马不追

    同“驷马难追”。《魏书.刑罚志》:“何得以非正刑书,施行四海。刑名一失,驷马不追。”见“驷马难追”。《魏书·刑罚志》:“何得以非正刑书,施行四海。刑名一失,~。”【词语驷马不追】  成语:驷马不追汉语

  • 鲲鹏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传说中能变化的大鱼大鸟。借指才高志远的人。南朝梁武帝《孝思赋》:“察蟭螟于蚊睫,观鲲鹏于北溟。”清汪懋麟《洗象》诗:“岂同龙马负,徒作鲲鹏想。”【词语鲲鹏】   汉语大词典:鲲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