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叔子风流

叔子风流

晋书.羊祜传》:“羊祜字叔子,泰山南城人也。……(祜)在军常轻裘缓带,身不被甲,铃阁之下,侍卫者不过十数人,而颇以畋渔废政。……祜出军行吴境,刈谷为粮,皆计所侵,送绢赏之。每会众江、沔游猎,常止晋地。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,皆封还之。于是吴人翕然悦服,称为羊公,不之名也。祜与陆抗相对,使命交通,抗称祜之德量,虽乐毅、诸葛孔明不能过也。抗尝病,祜馈之药,抗服之无疑心。人多谏抗,抗曰:‘羊祜岂酖人者!’时谈以为华元、子反复见于今日(注:华元,春秋宋人,平公时任右师。子反,春秋楚.公子侧)。……祜乐山水,每风景,必造岘山,置酒言咏,终日不倦。”

羊祜为晋代名将,不仅广有韬略,英勇善战,且能绥怀远近,甚得江汉民心。与吴对垒,务在修德。平时轻裘缓带,不着铠甲。又纵情适志,性爱山水。这都表明了他雄才大度儒雅恬澹的大将之风。

宋.辛弃疾《六么令.用陆氏事,送玉山令陆德隆侍亲东归吴中》词:“谁对叔子风流,直把曹刘压?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帝女衔石

    同“精卫衔石”。借喻海鸟飞翔。唐顾况《送从兄使新罗》诗:“帝女飞衔石,鲛人卖泪绡。”

  • 丧明之痛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。”丧明:眼睛失明。战国时,孔子的弟子子夏丧失了儿子,由于过分悲痛,而哭瞎了眼睛。后世以“丧明之痛”形容失子之悲。清.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十七回:“谁

  • 一言半语

    不多的几句话。宋.杨万里《送刘德修将漕潼州》诗:“一言半语到金石,四海九州成弟兄。”明.无名氏《认金梳》三折:“我倒好笑,你请我来吃酒来,一言半语,差了些儿,将我锁在这里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编.我还不能

  • 贯珠歌

    《礼记.乐记》:“师乙曰:‘……故歌者,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,止如槁木,倨中矩,句中钩,累累乎端如贯珠。’”“贯珠”指成串的珍珠。《礼记》中曾以“贯珠”比喻歌声清脆圆润。后以“贯珠歌”咏赞优美的歌声

  • 决胜千里

    源见“运筹决胜”。在后方制定作战方案就能决定前方的胜利。形容将帅善于谋划指挥。《后汉书.邓禹传》:“策曰:‘制诏前将军禹:深执忠孝,与朕谋谟帷幄,决胜千里。’”述补 在后方就能制定出决定前方胜利的作战

  • 薏苡明珠

    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初,援在交阯,常饵薏苡实,用能轻身省欲,以胜瘴气。南方薏苡实大,援欲以为种,军还,载之一车。时人以为南土珍怪,权贵皆望之。援时方有宠,故莫以闻。及卒后,有上书谮之者,以为前所载还

  • 九万里风

    同“九万清风”。宋辛弃疾《贺新郎.用韵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》词:“劝君且作横空鹗。便休论、人间腥腐,纷纷鸟攫。九万里风斯在下,翻覆云头雨脚。”

  • 西窗剪烛

    唐.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: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此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。诗人想象回家后深夜与妻畅谈的情景。烛燃既久,烛心结成穗形的花,烛光

  • 濠濮之想

    《庄子.秋水》载,庄周曾游于濠梁之上,与朋友惠施辩论“知鱼之乐”;又曾垂钓于濮水,以龟为比喻,表示自己不愿做高贵的被藏于庙堂之上已经死去三千年的神龟标本,而宁可求得自由做“曳尾于涂中”的活龟,断然拒绝

  • 爨底劳薪

    同“爨下劳薪”。清赵翼《杨桐山招饮肴馔极精赋赠》诗:“爨底劳薪虽识味,家常那得此精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