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拔宅上升”。谓成仙得道。亦比喻科举登第。清钱谦益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》诗之一:“拔宅升天还有路,乘桴入海欲何从?”见“拔宅飞升”。《醒世恒言》卷4:“自是,蓝公举家数十口~。”
意谓制止混乱局面,使天下恢复太平。公元前481年,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返回鲁国,删《诗》、《书》、定《礼》、《乐》,作《春秋》。《公羊传》在探讨孔子为何作《春秋》时,认为,当时天下大乱,诸侯争霸,王室衰
悟:感悟、觉悟。车千秋(?-前77年)。战国时田齐后代,他先人于汉初迁居长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。车千秋原任护卫供奉高祖陵寝的高寝郎。因汉武帝的戾太子被江充陷害而死,车千秋上书为太子鸣冤辩白,说:“儿子
唐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;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后因用“落井下石”比喻乘人之危,打击陷害。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三部十九:“为什么要在
牍(dú独):古代写字用的木片。此典指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牍,求得任用之事。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、呈奏和求得任用。东方朔(前154——前93年),字曼倩,平原厌次(今山东惠民县)人,性诙谐滑稽,善辞赋,
箫韶:古乐曲名。意谓《箫韶》乐曲奏过九次,凤凰也会飞来舞蹈。后以此典作最优美音乐代称。【出典】:《史记》卷2《夏本纪》81页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皇来仪”。《集解》引孔安国曰:“《箫韶》,舜乐名。备乐九
源见“罗浮梦”。咏梅花。宋周密《齐天乐.紫霞翁开宴梅边》词:“梦入罗浮,满衣清露暗香染。”
《南史.袁湛传》附《袁粲传》:袁粲子景倩。“加中书令,又领丹阳尹。粲负才尚气,爱好虚远,虽位任隆重,不以事物经怀。独步园林,诗酒自适,家居负郭,每杖策逍遥,当其得意,悠然忘反。郡南一家,颇有竹石,粲率
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指贤才求遇。明高启《赠陶篷先生》:“长安昔纵酒,叩阁通平津。”
同“衔石填海”。唐韦应物《难言》诗:“掬土移山望山尽,投石填海望海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