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半子

半子

女婿的别称。出自唐代回纥合骨诎禄毗伽可汗之语。合骨诎禄毗伽可汗原名顿莫贺。唐德宗贞元元年(785年)遣使到长安请和亲,得唐德宗的准许后甚为高兴,说道:“从前是兄弟,现在则是子婿,即半子也。”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195《回纥传》5208页:“时迴纥可汗喜于和亲,其礼甚恭,上言:‘昔为兄弟,今为子婿,半子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符载《祭外舅房州李使君文》:“意敌周亲,礼成半子。” 明·荑秋散人《玉娇梨》2回:“白公叹道:‘学生子息上久已绝望,若得个半子相依,晚年之愿足矣。’” 清·佚名《麟儿报》:“便说道:‘从来婿称娇客,有半子之分。’”


【词语半子】   汉语词典:半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岸谷之变

    源见“陵谷”。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。清顾炎武《贞烈堂记》:“属当岸谷之变,门户衰微,无能光大其业。”【词语岸谷之变】  成语:岸谷之变汉语大词典:岸谷之变

  • 鹅换帖

    源见“换鹅书”。代指王羲之书法。清尤侗《三字令.雁字》词:“一画破,八分齐。鹤衔书,鹅换帖,不如伊。”【词语鹅换帖】   汉语大词典:鹅换帖

  • 烛乘

    源见“魏车委照”。照亮行车。形容极其宝贵。唐韦嗣立《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》诗:“魏珠能烛乘,秦璧许连城。”【词语烛乘】   汉语大词典:烛乘

  • 伯夷隘,柳下惠不恭

    伯夷:春秋时孤竹君长子,父死不肯继位,狷介自守。及周武王推翻殷朝,伯夷耻食周粟,饿死首阳山。隘:狭隘。柳下惠: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,食采柳下,谥曰惠。柳下惠玩世不恭,曾三次被罢官都不离去。 伯夷器量太

  • 潘郎鬓雪

    同“潘安白发”。清蒋敦复《莺啼序.题顾澹园移春图》词:“潘郎鬓雪,画里青娥,付镜中白苎。”

  • 蹇之匪躬

    同“蹇蹇匪躬”。清钱谦益《匪斋记》:“客有唁予者曰:‘《蹇》之六二曰: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易子乎?’”见“蹇蹇匪躬”。清·钱谦益《匪斋记》:“安知上不以 ~勖子乎?”【词语蹇之匪躬】

  • 心之忧矣

    之:句中助词。 谓心中忧伤。语出《诗.邶风.绿衣》:“绿兮衣兮,绿衣黄里。心之忧矣,曷维其已!”同书《卫风.有狐》:“有狐绥绥,在彼淇梁。心之忧矣,之子无裳。”北周.庾信《竹杖赋》:“中国明于礼义,

  • 红叶诗

    源见“红叶题诗”。指男女间传情之诗或情书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五本二折:“不闻黄犬音,难传红叶诗,驿长不遇梅花使。”

  • 挥麈柄

    同“挥麈”。唐杨巨源《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》诗:“闲言挥麈柄,清步掩蜗庐。”清唐孙华《喜姜西溟及第》诗:“粝饭常同啜菜羹,清言不厌挥麈柄。”

  • 商量

    商讨裁决。唐代吴兢《贞观政要.政体》,“以天下之广,四海之众,千端万绪,须合变通,皆委百司商量,宰相筹画,于事稳便,方可奏行。”后称与人商讨问题、交换意见为“商量”。【词语商量】   汉语大词典:商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