剡水归
同“剡曲兴尽”。宋 邹洁《郑秀老归维扬》诗:“情投岂比钟山出,兴尽还同剡水归。”
同“剡曲兴尽”。宋 邹洁《郑秀老归维扬》诗:“情投岂比钟山出,兴尽还同剡水归。”
汉.刘向《说苑.建本》:“晋平公问于师旷曰:‘吾年七十,欲学,恐已暮矣。’师旷曰:‘何不炳烛乎?’平公曰:‘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?’师旷曰:‘盲臣安敢戏其君乎?臣闻之,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
源见“无功乡”。用以咏醉酒。宋陆游《醉赋》:“书中友王绩,堂上祠杜康。”
同“亡鹿”。明高启《感旧酬宋君咨见寄》诗:“中原未失鹿,东海方横鲸。”【词语失鹿】 汉语大词典:失鹿
龙门,地名,在山西河津县西北、陕西韩城县东北的龙门山。黄河流到这里,两岸峭壁对峙。据《三秦记》载,古代传说鲤鱼数千,聚集门下,如能逆水游过龙门,就能变成龙。登龙门即喻一步登天。李膺(?-169)字元礼
唐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长吉将死时,忽昼见一绯衣人笑曰:‘帝成白玉楼,立召君为记。天上差乐,不苦也。’长吉独泣,边人尽见之。少之,长吉气绝。”后因以“玉楼受召”为文士早死之典。清周亮工《古香堂诗序》
《左传.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出榖戍,释宋围,一战而霸,文之教也。”晋.杜预注:“谓明年战城濮。”春秋时,晋文公重耳经过充分准备的“城濮之战”,以弱胜强,打败楚国及其陈、蔡盟军,取得霸主地位。后因以喻指一
同“一戎衣”。唐白居易《策林.议兵》:“故有一戎而业成王霸,一战而祸及危亡。”【词语一戎】 汉语大词典:一戎
《汉书.贾捐之传》:“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,相习以鼻饮。”后以“共川鼻饮”指原始未开化的部族习俗。《后汉书.杜笃传》:“同穴裘褐之域,共川鼻饮之国,莫不袒跣稽颡,失气虏伏。”并列 谓骆越之国,同川而浴
《史记.蔡泽列传》:“吾持粱刺齿肥(持粱,拿着盛器吃粱米饭。刺齿,二字衍悮,当作啮,即啮肥,吃着肉食),跃马疾驱,怀黄金之印,结紫绶于要,揖让人主之前,食肉富贵,四十三年足矣。”战国时,燕人蔡泽有一次
见〔敷奏以言,明试以功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