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凿壁偷光

凿壁偷光

西京杂记》卷二(按:《西京杂记》一书,《隋书.经籍志》原不著撰者姓名,但旧题一作汉刘歆撰,也有作晋葛洪撰)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匡衡家贫,为人傭作,白天没有时间学习,只有晚上读书,而无钱买烛照读,便凿穿自家墙壁,引光映读。

旧时因以“凿壁偷光”或“穿壁引光”用为刻苦读书的典故。

唐.骆宾王《萤火赋》:“匪偷光于邻壁,宁假辉于阳燧(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:“故阳燧见日,则燃而为火。”高诱注:阳燧,金也,取金杯无缘者,熟摩令热,日中时,以艾承之,则燃得火。)。”(《骆临海集笺注》卷六)

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一:“强爷胜祖有施为(按:此句喻孙权),凿壁偷光夜读书(按:此句喻孔明)。”


见“穿壁引光”。陈鲁民《名人的“成功秘诀”》:“至于力气,孔圣人的‘韦编三绝’靠的是力气,名儒董仲舒‘三年不窥园’凭的是力气,李白的磨杵成针,苏秦的悬梁刺股,匡衡的~,也大都是力气活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。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匡衡字稚圭,小时家中贫穷,他学习勤苦却无钱买烛。邻居家夜里点烛,烛光却照不进来,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个洞,让烛光射过来,借烛光读书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人刻苦读书。

【典形】 壁后匡衡、穿邻舍壁、穿墙、光偷凿壁、匡壁、匡衡壁、邻壁、邻烛,偷光、凿壁匡衡、凿壁生、凿邻家壁、烛借邻牖。

【示例】

〔壁后匡衡〕 宋·苏轼《白鹤峰新居欲成》之二:“瓮间毕卓防偷酒,壁后匡衡不点灯。”

〔穿邻舍壁〕 唐·岑参《秋夕读书幽兴》:“览卷试穿邻舍壁,明灯何惜借余光。”

〔穿墙〕 唐·张说《洛阳张司马集序》:“下惟覃思,穿墙嗜古。蓬山芸观之书,群玉悬金之记。”

〔光偷凿壁〕 清·赵翼《从吴民部寓斋借观》:“笑余欲乞邻家火,却似光偷凿壁余。”

〔匡壁〕 元·鲜于必仁《折桂令·书》:“匡壁韩檠,孔思周情,为日孳孳,尽老求成。”

〔匡衡壁〕 清·毛序《挽龚敬五》:“灯暗匡衡壁,尘淹子敬毡。”

〔邻壁〕 唐·骆宾王《萤火赋》:“匪偷光于邻壁,宁假辉于阳燧。”

〔邻烛〕 唐·骆宾王《上梁明府启》:“庶微润于江波,冀末光于邻烛。”〔偷光〕 唐·元稹《献荥阳公诗》:“惜日看圭短,偷光恨壁坚。”

〔凿壁匡衡〕 元·范康《陈季卿悟道竹叶舟》:“枉了学凿壁匡衡讲究,枉了学映雪孙康生受。”

〔凿壁生〕 宋·陈师道《简令由司理》:“居连里巷室连甍,多谢能空凿壁生。”


【词语凿壁偷光】  成语:凿壁偷光汉语词典:凿壁偷光

猜你喜欢

  • 卧薪尝胆

    指越王句(gōu勾)践被吴王夫差战败,屈膝称臣求和,睡柴草、尝苦胆,艰苦自励,愤发图强,立志雪耻复国。后以此典比喻自励、图强,以成就事业。吴王赦免了越王,越王句践返回国内,于是勤劳受苦,焦虑忧思,悬挂

  • 诗婢

    源见“郑玄家婢”。指能诗的婢女。清 朱锡《幽梦续影》:“花是美人后身……抹丽,解事雏鬟也;木夫容,中年诗婢也。”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三〇六:“风雪盈裾好持赠,预教诗婢识江南。”【词语诗婢】   汉语

  • 疑则勿任,任则勿疑

    见“疑则勿用,用则勿疑”。《金史·陈起传》:“~;谋之欲众,断之欲独。”

  • 鱼乘

    汉刘向《说苑.建本》:“故鱼乘于水,鸟乘于风,草木乘于时。”后以“鱼乘”喻乘势而用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奇逢旧侣》:“当时既叨同画阁,又何妨茅宇相共。终不然教你西我东,今日须暂留鱼乘从容。”【词语鱼乘】

  • 鱼水亲

    同“鱼水契”。唐杜甫《别蔡十四著作》诗:“稍令社稷安,自契鱼水亲。”

  • 衣后穿

    源见“梦棹郎”。喻指拍马奉迎,媚上得宠。宋王禹偁《读汉文纪》诗:“贾生多谪官,邓通终铸钱。谩道膝前席,不如衣后穿。”【词语衣后穿】   汉语大词典:衣后穿

  • 折天柱

    源见“共工触柱”。喻指发生灾难。唐皮日休《太湖诗.游毛公坛》:“唯愁绝地脉,又恐折天柱。”

  • 绿野墅

    同“绿野堂”。明姚夔《赠司马黄门父还会稽》诗:“婆娑白社朋,徘徊绿野墅。”

  • 以直报怨、以德报德

    《论语.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有人问孔子:“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样?”孔子回答说:“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?我以为应以正直来报答怨恨,用恩德回答恩德。”

  • 犬马之报

    源见“展草”、“垂缰之恩”。真诚地报答他人的谦词。《水浒传》十一回:“异日不死,当效犬马之报。”偏正 像狗和马报答主人饲养之恩那样,报答别人的恩情。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旌表》:“且收下,卑人自效~。”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