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出处殊途

出处殊途

源见“出处语默”。谓出仕与隐退的态度各不相同。三国 魏阮籍《咏怀》诗之八:“出处殊途,俯仰异容。瞻叹古烈,思迈高踪。”


主谓 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。金·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十四:“~听所安,山林何得贱衣冠。”△用于人生态度方面。


【词语出处殊途】  成语:出处殊途汉语词典:出处殊途

猜你喜欢

  • 进人若将加诸膝,退人若将坠诸渊

    进人、退人:指对人亲近、疏远。加诸膝:把他放在膝盖上,表示非常亲热。坠诸渊:把他推进深水潭,表示非常憎恶。 意谓按照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对人的态度。语出《礼记.檀弓下》:“古之君子,进人以礼,退人以礼,

  • 卓家垆

    同“卓女垆”。唐张祜《送蜀客》诗:“莫恋卓家垆,相如已屑屑。”

  • 舜耕历山

    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舜,冀州之人也。舜耕历山。”传说帝舜曾在历山耕种。后遂用为咏历山或咏耕种之典。唐.杜审言《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》诗:“舜耕余草木,禹凿旧山川。”

  • 钓诗钩

    北宋.苏轼《洞庭春色》诗:“应呼钓诗钩,亦号扫愁帚。”洞庭春色,酒名,色香味具佳。旧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,故称酒为“钓诗钩”。清.梁同书《说酒二百四十字》诗:“借作钓诗钩,淋漓挂唇齿。”偏正 酒的别名。

  • 文君绝

    源见“白头吟”。谓女子对负心男子的决绝之情。唐顾况《露青竹杖歌》:“蜀帝城边子规咽,相如桥上文君绝。”

  • 不以人废言,不以言废人

    原作“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”。意指不能因为一个人说得好便推举他,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品行不好而不采纳其好的主张。后则偏重后者并将之概括为“不因人废言”。这是孔子分析他人言行的经验总结。他说,有见识的人,

  • 支床

    源见“支床龟”。比喻养生延年。唐王维《春日上方即事》诗:“鸠形将刻杖,龟壳用支床。”亦喻指守志不移。清顾炎武《过朝邑王处士建常》诗:“黄鹄山川意,相随万里翔。谁能三十载,龟壳但支床?”【词语支床】  

  • 九坂愁

    同“九折险”。清吴伟业《送张玉甲宪长之官邛雅》诗:“岷 峨凄怆百蛮秋,路折邛崃 九坂愁。”

  • 公幹病

    源见“刘桢病”。指卧病。刘桢,字公幹,故称。唐武元衡《长安叙怀寄崔十五》诗:“家甚长卿贫,身多公幹病。”

  • 三旨宰相

    《宋史.王珪传》:“(珪)自执政至宰相,凡十六年,无所建明,率道谀将顺,当时目为‘三旨相公’,以其上殿进呈,云取圣旨;上可否讫,云领圣旨;退喻禀事者,云已得圣旨也。”王珪身为宰相,碌碌无为,毫无建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