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凤鸣朝阳

凤鸣朝阳

《诗.大雅.卷阿》载: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岗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”。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张华见褚陶,语陆平原曰:‘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彦先凤鸣朝阳,谓东南之宝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。’”西晋大臣张华初见江南名流褚陶,十分赏识,对陆机说:“你们兄弟俩如龙腾虎跃,顾荣象凤鸣朝阳,见到你们本以为江南再无人才,没料到今日又见到褚生。”后比喻高才得遇明时。

清朝徐世昌《清儒学案》卷一〇〇:“〔王念孙〕首劾大学士和珅。疏语援据经义,天下比之凤鸣朝阳。”也作“朝阳鸣凤”、“鸣凤朝阳”。

新唐书.韩瑗传》:“韩瑗字伯玉,京兆三原人……瑗少负节行。博学,晓吏事。贞观中,以兵部侍郎袭爵。永徽三年,迁黄门侍郎。俄同中书门下三品,监修国史。进侍中,兼太子宾客……(韩瑗直言敢谏,因受到许敬宗、李义府等人的攻击诬陷,忧愤成疾,死在振州刺史任上,年五十四岁)自瑗与褚遂良相继死,内外以言为讳将二十年。帝(武则天皇帝)造奉天宫,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,时人喜之,谓为凤鸣朝阳。”

唐朝时候,自褚遂良、韩瑗死后,内外忌讳,不敢谏正朝廷之事,前后将近二十年。后武则天兴建奉天宫,才有一个叫李善感的御史官上书谏事。当时的人对此非常赞美,称之为“凤鸣朝阳”。后因用为赞誉直臣敢谏的典故。

幼学琼林》卷一“文臣”:“李善感直言不讳,竞称鸣凤朝阳(当作“凤鸣朝阳”);汉张纲弹劾无私,直斥豺狼当道。”


主谓 ①比喻贤才以明世。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,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张华见褚陶,陆平原曰:‘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颜先~。谓东南之宾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。’”△褒义。多用于高才得到施展的机会。②忠臣直谏,如鸣凤于朝阳。《唐书·李善感传》:“自褚遂良等死后,群臣无敢谏者,李善感当因事一谏,人以为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敢于说话方面。也作“鸣凤朝阳”。


【词语凤鸣朝阳】  成语:凤鸣朝阳汉语词典:凤鸣朝阳

猜你喜欢

  • 廉蔺之迹

    源见“负荆请罪”。指顾全大局,消除个人恩怨的风范。《周书.文帝纪上》:“共追廉 蔺之迹,同慕寇 贾之风。”

  • 远亲不如近邻

    元.秦简夫《东堂老》四折:“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,我先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。”指遇有急难,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。后因以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用为比喻遇事互相帮助的典故。陆地《美丽的南方.

  • 破浪雄心

    源见“乘风破浪”。喻不怕艰险、奋勇前进的壮志。清赵执信《早发沙河店》诗:“破浪雄心浑未惬,乘风更向大荒西。”

  • 一面施罗

    源见“网开三面”。谓德泽普施,惠及禽兽。唐玄宗《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》:“弧矢威天下,旌旗游近县。一面施鸟罗,三驱教人战。”

  • 女娲炼石

    同“女娲补天”。唐陆龟蒙《杂讽》诗之四:“女娲炼五石,天缺犹可补。”

  • 索槟榔

    源见“一斛贮槟榔”。泛指白吃他人酒席。宋陈克《南歌子》词:“惭愧年年高会、索槟榔。”

  • 子猷佳兴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指寻访好友的雅兴。唐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诗:“昨夜吴中雪,子猷佳兴发。”

  • 高山深水

    同“高山流水”。宋黄庭坚《再答明略》诗之一:“当时朱弦写心曲,果在高山深水间。”

  • 鸣琴卧治

    同“鸣琴化治”。明徐渭《送周县公量判南康府》诗:“鸣琴卧治正相安,忽作监侯水国弹。”

  • 抱冰

    《吴越春秋.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。苦身劳心,夜以接日,目卧则攻之以蓼(音1iǎo,一种味道辛辣的植物),足寒则渍之以水,冬常抱冰,夏还握火。愁心苦志,悬胆于户,出入尝之。”越王勾践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