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优孟衣冠

优孟衣冠

指优孟穿戴楚故相孙叔敖衣服帽子,模仿他神态,讽谏楚庄王。后以此典模仿他人及作品;或比喻乔装打扮登台演戏。优孟,春秋时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)人。著名之宫廷演员,多智辩,常寓讽刺于谈笑之间。楚国宰相孙权敖(辅佐楚庄王治理楚国,称霸诸侯)知道优孟是个贤人,对他很看重。孙叔敖害病将死,嘱咐他儿子道:“我死后,你必定会贫困。那时你去拜见优孟,说你是孙叔敖儿子。”过几年后,他儿子穷困到背柴出卖,遇到优孟,对优孟说:“我是孙叔敖儿子。父亲临死时,嘱咐我穷困就去找优孟。”优孟说:“你不要远往他处。”优孟回到家里,就缝制孙叔敖衣服和帽子穿戴,模仿孙叔敖之行止举动言谈,一年多,活像孙叔敖,楚庄王和亲近大臣们都分别不出来。楚庄王举行酒宴,优孟上前祝酒,楚庄王大惊,认为孙叔敖复活,打算请他做宰相。优孟说:“请让我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,三天以后再来做宰相。”楚庄王答应他。三天以后,优孟又来,楚庄王说:“你妻子怎么说?”优孟说:“我妻子说千万不要干,楚国宰相不值得做。像孙叔敖那样做楚国宰相,尽忠廉洁治理楚国,楚王得以称霸。如今死亡,他儿子连插下锥子之土地也没有,穷困到背柴出来卖以维持生活。一定要像孙叔敖那样,倒不如自杀。”当时楚庄王在优孟面前表示歉意,于是召见孙叔敖儿子,把寝丘(今河南临泉县)四百户封给他,用来供奉孙叔敖之祭祀。此典又作“优孟”、“楚相衣冠”、“衣冠优孟”、“优孟歌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26《滑稽列传·优孟》3201、3202页:“楚相孙叔敖是其贤人也,善待之。病且死,属(zhǔ嘱,通“嘱”,吩咐)其子曰:‘我死,汝(你)必贫困。若(你)往见优孟,言我孙叔敖之子也。’居(经过)数年,其子穷困负薪,逢优孟,与言曰:‘我,孙叔敖子也。父且死时,属我贫困往见优孟。’优孟曰:‘若无远有所之。’即为孙叔敖衣冠,抵掌谈语。岁余,像孙叔敖,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。庄王置酒,优孟前为寿(敬酒祝福)。庄王大惊,以为孙叔敖复生也,欲以为相。优孟曰:‘请归与妇计之,三日而为相。’庄王许之,三日后,优孟复来。王曰:‘妇言谓何?’孟曰:‘妇言慎无为,楚相不足为也。如孙叔敖之为楚相,尽忠为廉以治楚,楚王得以霸。今死,其子无立锥(zhuī追,头尖锐钻孔之锥子)之地,贫困负薪以自饮食,必如孙叔敖,不如自杀。’”“于是庄王谢(道歉)优孟,乃召孙叔敖子,封之寝丘四百户,以奉其祀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次韵王定国》:“不如老优孟,谈笑托谐美。” 清·朱执信《七夕雨饮松皋舍人》:“楚相衣冠惑左右,狡黠终是输优非。” 清·黄景仁《金缕曲·观剧》:“姑妄言之矣。又何论,衣冠优孟,子虚亡是。” 清·黄景仁《孙叔敖祠》:“生前遇合樊姬笑,死后悲欢优孟歌。” 清·黄遵宪《己亥续怀人》诗之五:“优孟衣冠笑沐猴,武灵胡服众人咻。” 清·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中国戏法,由来已久,衣冠优孟,音曲绕梁。” 朱自清《经典常谈·诗第十二》:“诗也是如此。变得创新,是增扩,也就是进步。若不容许变,那就只有摸拟,甚至只有抄袭;那种‘优孟衣冠’,甚至土偶木人,又有什么意义可言!”


主谓 ①楚相孙叔敖死后,艺人优孟着孙叔敖衣冠,摹仿其神态动作,楚庄王及其左右不能辨,以为孙叔敖复生。事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。后称登场演戏为“优孟衣冠”。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》:“~,原非实事,妙在隐隐跃跃之间。”②指艺术上单纯地模仿,只求形式相似。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高青邱诗》:“后来学唐者,李何辈袭其面貌,仿其声调,而神理索然,则~矣。”③谓仿古而毕肖原物。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收藏》:“看书画亦有三等,至真至妙者为上等,妙而不真者为中等,真而不妙者为下等。上等为随珠和璧,中等为~,下等是千里马骨矣。”△义①为中性,义②带贬义。义③中性略带褒义。→以假乱真 鱼目混珠 神乎其技。也作“衣冠优孟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优孟,故楚之乐人也。长八尺,多辩,常以谈笑讽谏。……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,善待之。病且死,属其子曰:‘我死,汝必贫困。若往见优孟,言我孙叔敖之子也。’居数年,其子穷困负薪,逢优孟,与言曰:‘我,孙叔敖子也。父且死时,属我贫困往见优孟。’优孟曰:‘若无远有所之。’即为孙叔敖衣冠,抵掌谈语。岁余,像孙叔敖,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。庄王置酒,优孟前为寿。庄王大惊,以为孙叔敖复生也,欲以为相。”

【今译】 优孟,是春秋时楚王的歌舞艺人,能言善辩,常在谈笑间进行讽谏。楚国贤相孙叔敖知他是位贤人,待他很好,临死并嘱咐其子以后穷困去找他。后来孙叔敖儿子果然穷困到卖柴为生,去找优孟,优孟让他先等一段。自己即穿上了孙叔敖的衣冠,学习孙的言谈举止。一年多后,神态言行无不象孙叔敖了,楚庄王及其左右都不能分别。庄王设宴,优孟扮成孙叔敖向前祝酒。庄王大惊,以为是孙叔敖复生了,想让他担任楚相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模仿他人; 或用以指戏剧表演等。

【典形】 楚相衣冠、衣冠优孟、优孟、优孟歌、优孟衣冠。

【示例】

〔楚相衣冠〕 清·赵执信《七夕雨饮松皋舍人》:“楚相衣冠惑左右,狡黠终是输优非。”

〔衣冠优孟〕 清·黄景仁《金缕曲·观剧》:“姑妄言之矣。又何论,衣冠优孟,子虚亡是。”

〔优孟〕宋·苏轼《次韵王定国》:“不如老优孟,谈笑托谐美。”

〔优孟歌〕 清·黄景仁《孙叔敖祠》:“生前遇合樊姬笑,死后悲欢优孟歌。”

〔优孟衣冠〕 清·黄遵宪《己亥续怀人诗》之五:“优孟衣冠笑沐猴,武灵胡服众人咻。”


【词语优孟衣冠】  成语:优孟衣冠汉语词典:优孟衣冠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吟

    《北齐书.郑述祖传》:“述祖能鼓琴,自造《龙吟》十弄,云尝梦人弹琴,寤而写得,当时以为绝妙。”北齐的郑述祖善弹琴,说他在梦中见人弹琴,醒后把曲谱记录下来,便成了自己所制的《龙吟》十弄曲。当时的人们都认

  • 六铢纱

    同“六铢衣”。《剪灯馀话.凤尾草记》:“素质白攒千瓣玉,香肌红透六铢纱。”【词语六铢纱】   汉语大词典:六铢纱

  • 忘年之交

    参见:忘年之好偏正 不拘辈分年龄而结为知心朋友。语本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:“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……衡始弱冠,而融年四十,遂与为交友”。《梁书·何逊传》:“弱冠举秀才。南乡范云见其对策,大相称赏,因结

  • 小子后生

    指年少后进的人。唐代韩愈《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》:“小子后生,于何考德而问业焉。”并列 后生,男子青年。泛指青年。唐·韩愈《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》:“~,于何考德而问业焉?”△多用指年龄。→后生小子【词语

  • 真妃餐霞

    南朝梁.陶弘景《真诰》卷二:“六月二十九日九华真妃授书曰:景应双粲,云会元落(元,同玄)。龙秀五空,採琼阆台。长歌灵幙,焕启玉扉。渺矣遗世,与世长辞。霞轸绛波,电赴紫棲。共携清响之外,同游云秀广巖,岂

  • 一笑干金

    一笑值千金。极言美人一笑之可难。汉代崔骃《七依》:“回顾百万,一笑千金。”南朝梁王僧孺《咏宠姬》诗:“再顾连城易,一笑千金买。”

  • 兔藏三窟

    同“兔三窟”。唐杜甫《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赋诗》之一:“鹏碍九天须却避,兔藏三窟莫深忧。”

  • 河梁之句

    源见“河梁别”。指描写别离的诗歌。唐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故河梁之句,止于伤别;泽畔之吟,归于怨思。”

  • 悲喜交集

    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一同涌现,交织在一起。王廙,字世将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王导从弟。少能属文,工于书画,擅长音乐,曾为濮阳太守。司马睿镇江左之时,王廙过江投奔,司马睿非常高兴,以之为司马,旋出为荆

  • 百年树人

   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的事,很不容易。《管子.权修》: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《续孽海花》楔子:“不过培植花草,一年就有效验;培植国民,至少须有数十年。所以古人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