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以莛撞钟

以莛撞钟

莛(tíng停):草茎、草梗。用草茎去敲钟,毫无声响,比喻不能显示出才能。汉代东方朔在《答客难》中说:“正像常言所说:在竹管中观看天象,怎能辨清天文体系;用瓢子去量海水,怎能测量水文状况;用草茎去敲击巨钟,怎能发出声响呢?”后以此典比喻无知者向博学者请教,但所提问题过于浅薄,使对方无法回答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5《东方朔传》2867页:“语曰:‘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,以莛撞钟,’岂能通其条贯,考其文理,发其音声哉!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韩愈《醉留东野》:“东野不回头,有如寸莛撞巨钟。” 唐·韩愈《答张彻》:“微诚慕横草,琐力摧撞钟。” 唐·元稹《泛江玩月》:“知君皆逸韵,须为应莛撞。” 宋·王安石《韩持国从富并州辟》:“有如持寸莛,未足撼镗鞳。” 宋·苏轼《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》:“我欲弃官重问道,寸莛何以得春容?” 清·唐孙华《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》:“驽乘烦轻策,洪钟扣寸莛。” 清·陈祖范《答任翼圣计偕留别》:“乌能石攻玉,愧用莛撞钟。”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16回:“今欲上质高贤,又恐语涉浅陋,未免以莛叩钟,自觉唐突,何敢冒昧请教。”


见“以莛叩钟①。”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,~,岂能通其条贯,考其文理,发其音声哉?”


【典源】 《文选·东方朔 〈答客难〉》:“语曰‘以筦窥天,以蠡测海,以莛撞钟’,岂能通其条贯,考其文理,发其音声哉!”注引《说苑》:“赵襄子谓子路曰:‘吾尝问孔子曰:“先生事七十君,无明君乎?”孔子不对,何谓贤邪?’子路曰:‘建天下之鸣钟,撞之以莛,岂能发其音声哉?’”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作“以莛撞钟”。

【今译】 汉代东方朔在《答客难》中写道:“正如常言所说:‘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,以莛撞钟 (用草茎撞击巨钟)’,怎么能辨清天象,测出大海,发出洪亮的钟声呢?”又春秋时赵襄子对子路说:“我曾问孔子:“先生先后事七十个国君,难道没有贤明之君吗?’孔子不回答我,怎么能称他为贤人呢?”子路说:“以草茎去撞击大钟,怎能发出鸣声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无知者向博学者质问,自示浅薄。

【典形】 持寸莛、寸莛、寸莛撞巨钟、洪钟扣寸莛、莛撞、用莛撞钟、撞莛、寸莛叩巨钟。

【示例】

〔持寸莛〕 宋·王安石《韩持国从富并州辟》:“有如持寸莛,未足撼镗鎝。”

〔寸莛〕 宋·苏轼《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》:“我欲弃官重问道,寸莛何以得舂容。”

〔寸莛撞巨钟〕 唐·韩愈《醉留东野》:“东野不迥头,有如寸莛撞巨钟。”

〔洪钟扣寸莛〕 清·唐孙华《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》:“驽乘烦轻策,洪钟扣寸莛。”

〔莛撞〕 唐·元稹《泛江玩月》:“知君皆逸韵,须为应莛撞。”

〔用莛撞钟〕 清·陈祖范《答任翼圣计偕留别》:“乌能石攻玉,愧用莛撞钟。”

〔撞莛〕 唐·韩愈《答张彻》:“微诚慕横草,琐力摧撞莛。”


【词语以莛撞钟】  成语:以莛撞钟汉语词典:以莛撞钟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

    内省:自我反省。疚:内心惭愧。 自己问心无愧,那又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? 表示胸怀坦荡的人无所畏惧。语出《论语.颜渊》:“不忧不惧,斯谓之君子已乎?子曰:‘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?’”汉.桓宽《

  • 会稽之耻

    会(guī贵)稽:会稽山(今浙江省中部)。此典指越王句(gōu勾)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山,越王句践屈膝称臣求和之耻辱。后以此典比喻不忘奇耻大辱。(句践?——前465年),越王允常之子,是春秋末年越国君

  • 卜宅

    源见“卜市邻”。谓选择住地。唐杜甫《为农》诗:“卜宅从兹老,为农去国赊。”【词语卜宅】   汉语大词典:卜宅

  • 折冲御侮

    源见“折冲樽俎”。谓凭智谋退敌取胜,挽回败局。宋胡铨《戊午上高宗封事》:“参赞大臣,徒取充位如此,有如敌骑长驱,尚能折冲御侮耶?”并列 抗击抵御入侵之敌。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:“予曰有御侮。毛传:‘

  • 说饼客

    南朝 梁吴均《饼说》:“公曰:‘今日之食,何者最先?’季曰:‘仲秋御景,离蝉欲静,燮燮晓风,凄凄夜冷,臣当此景,唯能说饼。’”后因以“说饼客”指谈论吃喝的人。清黄景仁《张鹤柴招集赋得寒夜四声》之一:“

  • 壶中阔

    同“壶中天”。唐窦常《茅山赠梁尊师》诗:“上象壶中阔,平生醉里忙。”

  • 只轮

    《公羊传.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。……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,(秦师)匹马只轮无反者。”东汉.何休注:“匹马,一匹马也;只,踦也。皆喻尽。”春秋时,秦军被晋及姜戎军击败,《公羊传》

  • 成己成物

    《礼记.中庸》:“诚者,非自成己而已也,所以成物也。成己,仁也;成物,知也。性之德也,合内外之道也。”后以“成己成物”谓自身有成就,也要使身外的一切有成就。明刘若愚《酌中志.内臣职掌纪略》:“盖治世法

  • 濠梁之乐

    源见“濠上观鱼”。指纵情自然,别有会心的乐趣。明刘基《题仲山和尚群鱼图》诗:“濠梁之乐谁能写?袁蚁死后无画者。”

  • 首阳薇

    源见“采薇”。首阳山的薇菜。借指忍饥挨饿的生活。多形容抗节不仕的隐逸者。唐皇甫冉《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》诗:“心同合浦叶,命寄首阳薇。”明刘基《次李子庚韵》:“篱下旧存彭泽菊,林间新长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