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德传灯录.慧可大师》载:北魏僧人神光,闻达摩居少林寺,便师从之。早晚参拜,但见达摩端坐面壁。为求师开甘露门,广度群品,神光彻夜坚立大雪中,及晓,积雪过膝。师甚感动,便将其收下,改名慧可。后因以“慧
源见“乘槎”。指游仙或出使远行之人。宋程珌《满江红.龚抚干示闰中秋》词:“更明年、重约再来时,乘槎客。”
见〔芳茨不翦,采椽不斫〕。见“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”。【词语采椽不斫,茅茨不翦】 成语:采椽不斫,茅茨不翦
同“韩信乞饭”。唐李白《猛虎行》:“张良未遇韩信贫,刘 项存亡在两臣。”
原为孟子颂扬仁政之语,后则泛指不畏艰险,勇往直前的精神,孟子认为,尊重和使用士人,发展工商,减免赋税等五项是衡量一个国君是否实行“仁政”的五项标准。他说,如果能做到上述五点,那么,邻国的老百姓便会对那
隋.侯白《启颜录》:“有人常食菜疏,忽食羊,梦五藏(五脏)神曰:‘羊踏破菜园。’”后因以“羊踏菜园”用为吃了美味的食物而得腹疾的典故。《尺牍新钞.卷一.清代韩廷锡〈山中答孟韩妹书〉》:“二哥在山中,已
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九章.怀沙》:“同糅玉石兮,一概而相量。”糅,混杂。概,古代用升斗量物时用以取平的工具。“一概量”谓忠佞不分,衡量时用同样的标准,不加区别。后因用指等量齐观,不加区别地一律对待。
宋.吴处厚《青箱杂记》卷六:“世传魏野尝从莱公(注:宋寇准封莱国公)游陕府僧舍,各有留题,后复同游,见莱公之诗,已用碧纱笼护,而野诗独否,尘昏满壁。时有从行官妓,颇慧黠,即以袂就拂之。野徐曰:‘或得常
排除一切思虑和欲望,保持心境的清净纯一。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若一志,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;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。听止于耳,心止于符,气也者,虚而待物者也。唯道集虚,虚者心斋也。”宋代苏轼《泛舟城南会者
本来是羊,披上了虎皮,但本性未改,看见青草就喜悦,看见豺狼就发抖,忘记了自身所披的虎皮外衣。 表示羊虽化装成虎,也不改变怯弱的本性。语出汉.扬雄《法言.吾子》:“羊质而虎皮,见草而悦,见豺而战,忘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