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题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元后在家,尝有白燕衔白石,大如卵,坠后绩筐中。后取之,石自剖为二,其中有文曰‘母天地’。后乃合之,遂复还合,乃宝录焉。后为皇后,常并置玺笥中,谓为天玺也。”据传说,汉元
同“使槎”。清黄遵宪《大狱四首》之四:“疏防司理馆,谢罪使臣槎。”
意思是对自己应全面严格地要求。唐代韩愈《原毁》:“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”
参见:景钟
同“枕曲肱”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直以容膝一丘,曲阜之瓢遽切;枕肱五亩,成都之壁已穷。”【词语枕肱】 汉语大词典:枕肱
源见“访戴”。谓好友造访。唐刘长卿《月下呈章秀才》诗:“家贫惟好月,空愧子猷过。”
曹曾至孝,感动天帝;持瓶求水,井泉自出的传说。晋代王嘉《拾遗记》:“曹曾……慕曾参之行。……时亢旱,井池皆竭。母思甘清之水,曾跪而操瓶,则甘泉自涌,清美异于常。”
同“于公高门”。元 蒲道元《人月圆.赵君锡再得难》曲:“灵椿未老,丹桂先芳。他年须记,于门高大,车马煌煌。”
源见“康哉”。喻指君臣相得。唐太宗《答魏徵手诏》:“必望收彼桑榆,期之岁暮。不亦康哉良哉,独惭于往日;若鱼若水,遂爽于当今。”
同“桃花源”。唐钱起《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》:“今宵竹林下,谁觉花源远。”唐 苏广文《自商山宿隐居》诗:“闻道花源堪避秦,幽寻数日不逢人。”【词语花源】 汉语大词典:花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