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临深履薄

临深履薄

同“履薄临深”。《后汉书.杨终传》:“今君位地尊重,海内所望。岂可不临深履薄,以为至戒!”


并列 面对深渊,脚踩薄冰。比喻处境十分险恶。语本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夙夜竞竞,如~。”也比喻须小心谨慎。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“今君地位尊重,海内所望,岂可不~,以为至戒!”△多用于表示处境。→履汤蹈火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临深履尾。也作“临深履冰”、“临危履冰”、“履薄临深”。


【典源】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 (ping) 河。人知其一,莫知其他,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
【今译】《诗经·小旻》诗中写道:“不敢徒手搏虎,不敢无船渡河。人们只知徒手搏虎,无船渡河是危险的,而不知其他的险境。面对现实,我战栗发抖,小心翼翼,就像站在深渊的边缘,就像行走在薄冰上。”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处境艰危,心怀戒惧。

【典形】 薄冰、蹈水、临深、履薄冰。

【示例】

〔薄冰〕 宋·范成大《龙学侍郎清河侯张公挽词》:“太息逢萋锦,平生付薄冰。”

〔蹈冰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轻渎威严,惧深履尾; 载尘听觉,迫甚蹈冰。”

〔临深〕 唐·高适《赠别王十七管记》:“曾非济代谋,且有临深诫。”

〔履薄冰〕 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三十三:“终身履薄冰,谁知我心焦。”


【词语临深履薄】  成语:临深履薄汉语词典:临深履薄

猜你喜欢

  • 俎上鱼肉

    偏正 俎,砧板。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,任人宰割。比喻处境困难,命运交由他人支配。蔡敦祺《林则徐》(上):“从此国土破缺,寇盗纷至,吾国将成列寇~了!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处境方面。也作“俎上肉”。

  • 凤凰集

    参见:蓂荚生

  • 一钱囊

    唐.杜甫《空囊》诗:“囊空恐羞涩,留得一钱看。”唐.杜甫在诗中詠清贫之士,囊中只留一钱的窘状。后因以为清贫如洗之典。宋.苏轼《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》诗:“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,留得一钱何足赖!”

  • 沧田桑海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清 月鉴主人《斗鹌鹑.自题梅雪月影照》套曲:“管个甚沧田桑海,水浅蓬莱。既有恁云霞根蒂,又何嫌土木形骸。”

  • 哭昭陵

    宋.赵与虤《娱书堂诗话》卷上:“唐制,有冤者哭昭陵下,故李洞《策夜献廉诗》云:‘公道此时如不得,昭陵痛哭一生休。’陆务观亦有句云云。”昭陵,唐太宗陵墓,在陕西醴泉县东北九峻山。唐制,凡有冤不得申者,可

  • 白云深处有人家

    有人家住在白云深处。 形容深山中的景象。语出唐.杜牧《山行》:“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深处有人家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”元.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一折:“望青山那搭,红轮直下,兀的是白云深处有

  • 投鞭七宝

    源见“七宝鞭”。谓匆遽奔走,设计脱身。元 周霆震《杜鹃行》:“投鞭七宝委道侧,落花送客惭春恩。”

  • 得舆

    《易.剥》:“上九:硕果不食,君子得舆,小人剥庐。《象》曰‘君子得舆’,民所载也;‘小人剥庐’,终不可用也。”王弼注:“君子居之,则为民覆荫,小人用之,则剥下所庇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君子得舆者,若君子而

  • 拔才岩穴

    《书.说命上》:“高宗梦得说,使百工营求诸野,得诸傅岩……恭默思道,梦帝赍予良弼,其代予言。乃审厥象,俾以形旁求于天下,说筑傅岩之野,惟肖,爰立作相。”后因以“拔才岩穴”为君王寻求得到贤相之典。三国

  • 荆轲歌易水

    指荆轲(Kē科)在易水(今河北省西部,水源出易县境)边慷慨高歌。后以此典比喻慷慨悲壮、视死如归之气概;或比喻士人别离的悲凉场面。荆轲(?——前227年),字公叔,战国末卫国(都帝丘,今河南濮阳县西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