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事不知深为耻

一事不知深为耻

一件事不知道就深以为耻。形容治学严以律己。陶弘景(456-536年),丹阳秣陵(今江苏南京)人,字通明,齐时拜为左卫殿中将军,后隐居句曲山(今茅山),梁武帝以礼聘之不出。朝廷每遇有疑难之事,便派人到山中和他商量,时人称之为“山中宰相”。他多才多艺,不仅是齐梁时期杰出的道教思想家、医学家,而且精通书法,并对历算、地理等都有研究。陶弘景四五岁时就常用芦苇杆在灰中写字,等长大之后,更是手不释卷。史书记载他读书万余卷,并且对自己要求很严格,一件事自己不知道,就认为是自己的耻辱。作官后,也不与人交往,只是闭门读书,终于成为精通多种知识的饱学之士。

【出典】:

南史·陶弘景传》卷76,1897页:“(陶弘景)读书万卷余,一事不知,以为深耻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包虎

    同“包戈”。唐李白《发白马》诗:“一扫清大漠,包虎戢金戈。”【词语包虎】   汉语大词典:包虎

  • 三独坐

    《后汉书.宣秉传》:“(宣秉,字巨公)建武元年,拜御史中丞。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、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,故京师号曰:‘三独坐’。”“三独坐”是三个特设的座位。汉光武帝刘秀曾特许御史中丞、司隶校尉

  • 鹿门庞

    源见“鹿门采药”。指隐居鹿门山的高士东汉庞德。宋陆游《闲趣》诗之二:“超然对儿子,未愧鹿门 庞。”

  • 山长水远

    指道路阻远。唐代许浑《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》诗:“谩夸书剑无归处,水远山长步步愁。”又喻地势灵秀。《明一统志》谓常州府形胜,“山长水远,气秀地灵。”并列 山绵长,水遥远。①形容路途遥远,或远而险

  • 倾葵之意

    源见“倾阳”。比喻忠诚之心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论侠》:“孝道略尽,忠诚未孚,思欲报寸草之心,申倾葵之意。”

  • 陶潜观海图

    晋.陶潜《陶渊明集》卷四《读山海经十三首》其:“泛览周王传,流观山海图”。晋朝诗人陶潜在《读山海经十三首》其一中有“泛览周王传,流观山海图”之句。我国古籍《山海经》一书中,有许多地方是描绘山、海、动植

  • 五湖愿

    同“五湖心”。宋吴则礼《声声慢.凤林园词》词:“白头共论胜事,须偿五湖深愿。”

  • 鹤子

    源见“梅妻鹤子”。以鹤为子,指隐逸生活。明高启《题溪山小隐》诗:“晚风携鹤子,春雨种鱼苗。”【词语鹤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鹤子

  • 颓山

    同“玉山倾倒”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十二启.蕤宾五月》:“弹伯雅之素琴,酌嵇康之绿酒。纵横流水,酩酊颓山。”【词语颓山】   汉语大词典:颓山

  • 楚卞三泣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怀才不遇,忠贞见疑。唐吕温《古兴》诗:“越欧百炼时,楚 卞三泣地。二宝无人识,千龄皆弃置。”